会员之声

  • 忘不了:我在新华书店30年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中,我已在新华书店工作了三十八个年头。年轻的时候,很喜欢故作深沉,时不时也会发个莫名的感叹,感叹光阴似箭、岁月如流。但今天的感叹,却是有着真实的沉重。三十八年,在人生中已不是一个短暂的岁月了。 可以说,我把自己整个的青春留在了新华书店,我的生命已不可逆转地融入了新华书店,就像相守一辈子的夫妻,尽管有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但却是再也无法分开。 许

  • 结缘书店 情牵新华

    从小在偏僻乡镇长大,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只认识《新华字典》,却不曾知晓与其“同姓”的新华书店。第一次听闻“新华书店”,是关于一位“学霸”的事迹,据说她每天放学后都要去校园附近的新华书店读两个小时书。从此,刻苦好学的“学霸”成了我一直追比的楷模,同时也对那未曾谋面的新华书店心向往之。与新华书店初次结缘是在13岁那年的暑假。第一次见面,便被四周的藏书所震撼,如同走进书的海洋,那种恨不得就在书店住下的感觉,

  • 心安之时是读书

    我工作的地方在家乡小城最为繁华的街道。多年以前,差不多每年过了秋分节气,单位门前人来人往的人行道上都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辆人力三轮车上摆放着一口铁锅,一个中年男人左手拿着一本书在看,右手握着铲子不停地翻搅着铁锅里的栗子。男子身后的柏油马路上是川流不息车流,眼前是络绎不绝、人流如织的行人,他一边从事着养家糊口的行当,一边在饱读诗书洗涤心灵。因为我经常给女儿买糖炒栗子,渐渐与之熟悉起来,我称他“栗子

  • 行走在书的世界里

    作者:陈秀才(河南省三门峡市) 如果有人问我,也许是父母对我的期望,想让我成为有文化的人,给我美其名曰 “秀才”。俗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我的名字大抵是这样来的吧。开启外面的世界,还得益于新华书店,我与她的情缘来自三十五年前…… 我出生在豫西偏僻的小山村,开门见山,在那书籍贫乏的年代,我常常借别家连环画,他们从镇上新华书店买回来,在村里传阅《孟母三迁》《精忠报国

  • 书的时代倾诉

    ——杨西京 巩义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谨以此诗献给,河南省书香河南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亲爱的家人们,您是否听到?书,在深情的倾诉:面对着,天南海北的秦风汉月,万里江河的唐疆宋土!面对着,南北飞驰的高铁东西纵越的高速;面对着,高楼广厦夜阑的灯光,乡野村廊晨曦的窗户;面对着,五更的雄鸡报晓,三更的云淡星疏……书,在张目四顾:看,高铁上的车厢人人捧着手机无论青壮童妇;看,高速路上的公交,一个个“低头族”,正凝

  • 幽幽书香 伴我成长

    “我喜欢爱读书的女人,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读书给你享受和乐趣……让阅读成为你我的生活习惯。”这是我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的一则倡导读书的公益广告。谈起读书,自然就想到了新华书店和年少的读书时光。键盘的哒哒声驮着我的思绪穿行在回忆的路上。温馨美好的记忆在脑海中浮现。恍惚间,我看到了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小小的自己…… 记得那年我上初一,一天到邻居马青峡家借学习用书,

  • 书香润芳华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在镇里的重点中学读书期间,我和同学们经常到学校附近的新华书店闲逛。在同学们的引荐下,我开始借阅金庸、梁羽生、古龙等作家的武侠小说。他们的小说情节都十分曲折巧妙,悬念层出不穷,伏线引出千里,环环相扣、此呼彼应。这些小说中精彩绝伦的武打场面,饮马江湖的爱恨情仇,百转千回的故事情节,一下子锁住了我的目光。那些年,这些武侠小说大多被搬上了影屏,更让我沉醉其中如痴如梦…… 到郑

  • 福建新华举办“喜迎二十大 学习正当时”青年读书分享会

    8月30日,由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机关团委和福建新华联合印务集团团支部联合举办的“喜迎二十大 学习正当时”青年读书分享会在印务集团举行。分享会前,参会人员在讲解员带领下参观了福建印刷文化展示馆。在纸张历史展区,了解到了公元二世纪蔡伦改进造纸术,进一步领略了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前世今生, 它对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印刷历史展区,了解到了四 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与

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 转至第
首页
简介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