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历史最悠久的新华书店焕新开业,1300场活动“阅”进龙年
2024年1月16日,历时410天闭店改造装修,浙江历史最悠久的新华书店、一代代杭州市民心中的文化地标——杭州市解放路新华书店再度焕新开业。作为集团旗下新华书店集团的重要城市旗舰店,当天也是解放路新华书店70岁的生日,浙江新华同步启动2024“龙行大阅”新春书市活动,1300余场阅读活动将在全省各地新华书店同步举行,与全省读者共迎龙年新春。时间回到2022年的11月30日,一位准时报到的老读者收了伞,走进书店时忽然看见墙上挂起的标语:这是老书城的最后一个营业日。他问店员“几点闭店”?得到答复是在中午。“好,那还能看一会”说罢他走到卷帘门边的座位,渡过了书店倒计时的最后几个小时。这是70岁的杭州解放路新华书店闭店前的最后一位客人。
对城市文化地标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造,从来都是一件褒贬参半的事。是该守护情怀留住心中白月光,还是该洞悉流量密码推陈出新,起初都是众说纷纭的。最终,当那面“书香满城70载”的影像集立起来的时候,重构的目标反而变得清晰了。
解放路新华书店是浙江现存建址最早的新华书店,细看书店,会清晰发现三种构造,上世纪30年代建造的主楼,上世纪50年代搭建的属用房,上世纪80年代——2000年初4次扩建、改造后留下的高层构造。
三种不同柱网、不同标高、不同立面的建筑在一家书店内,犹如年轮一般,记录着这座百年书香老楼“生长”的痕迹,这一幕幕串起了读者心里那些遗失的记忆之珠,成为衡量杭州人民文化需求的标尺。正如很多人说:它是“城市的缩影”。改造解放路新华书店时,最重要的自然是捡起这些遗珠,追根溯源本身的意义。
在开业揭幕仪式上,多名嘉宾共同揭晓杭州新华书店的全新标识,新标识将杭州特色元素西湖三潭映月与繁体書字的笔画结合倒影合成“書”字,见证解放路新华书店焕新归来。解放路新华书店的新老读者代表,也来到书店送上祝福与期待。
解放路新华书店已有70余年历史,本次改造中,外立面采用特制青砖,以还原老楼民国风,呈现怀旧复古感。书层内部,则用一条“诗词天阶”串联四层空间,沿阶梯布置图书陈列和文化标识,让杭城读者浸润在水墨江南的美感之中,实现“诗意地栖居”。无论是实体陈列设施,艺术展览模块、还是声、光、味等诸多元素共同建构的整体氛围,都为读者营造了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形成独特的“新华”美学。
新书城共分4层,汇集5万种图书品种,秉持“以书为本”的理念,精心选品归类,搭建“浙籍作家专台”“英国文学展”“宋韵文化展”等主题展陈,为读者提供了丰富而直观的阅读选择,并通过诸多细节营造沉浸式阅读氛围。
解放路新华书店专门开辟杭州文化展台,汇集浙籍作家精品及西湖雅集地方特色文创,打造在地文化场景,将人文之境、江南之景贯穿其中,与西湖山水隔空呼应,传递城市的“今、古、人、文”。
与此同时,书店通过开展“春风悦读空间”“城市新阅读”域性文学论坛、“新华大讲堂”“新青年说”等新华品牌活动,充分发挥“深化全民阅读,建设书香浙江”的职责使命,赋能“精神富有、文化先行”。读者可以从展览、讲座活动中获取新知,通过理解、记忆和内化,在潜移默化中找寻到自己的精神园圃,觅得内心的安宁和自洽。
“共享阅读”“独立会客厅”等开放性文化空间,则为读者提供了畅所欲言的环境,读者可以轻松自由地交流心得、分享感悟,在自我表达和文化碰撞中,实现人与人的情感连结。
作为公共文化空间,解放路新华书店在最大化地吸引、服务读者方面也花了许多心思。书店按楼层分“教育馆”“童书馆”“人文馆”“艺术馆”四个大型主题区域,并融入“亲子阅读”“艺文美学”“音乐空间”等新型区块。除了主营图书业务外,书店还引进了“知江南”“上新了故宫”“如苔文具”等特色文创品牌;创设“典雅集茶书房”“城市岛屿画室”“潇湘水云琴馆”“新生活书房”“music空间”“哈利波特魔法市集”等多元文化空间。期待焕新归来的解放路新华书店成为杭城读者获取新知、艺术熏陶、结识朋友的重要窗口,承载人们的情感认同,与整座城市相融相生。
图文 |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出版传媒、浙江省新华书店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