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在岗位迎书香四溢
中央书店供图
春节期间,哈尔滨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6摄氏度,冰城的魅力仍吸引了四方的人们。中央大街摩肩接踵,位于中央大街核心位置的中央书店也变得更加热闹。图书问询、读者引导……中央书店工作人员汪波从年三十到正月初八全天无休,她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笑言:“自己像是冰尜一样转个不停。”累归累,汪波却感到十分满足,因为这个春节中央书店迎来了久违的客流高峰。“我要拿出‘十八般本领’,服务好每一位到店的读者。”
用服务温暖各地读者
春节期间,书店客流量大、需求旺盛,不少读者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来到中央书店的,用贴心服务满足多样化阅读需求成为关键。
大年初三,汪波接待了来自广西的一家五口,由父母带着3个孩子。进入书店后,父母想看国学类图书,3个孩子则吵着要看《哈利·波特》系列。这对家长不停地看表,表示只有半个小时的停留时间。看到一家人的纠结,汪波马上建议,自己先带孩子去楼上选儿童书,选完后带他们下来和家长会合,这样就能节省不少时间。在她的帮助下,这一家五口在短时间内就选好了20多本书。“看到他们满足的笑脸时,我楼上楼下跑得辛苦一点也特别值。”
春节期间,中央书店的外地游客居多,室外又十分寒冷,很多游客聚集在书店前厅取暖。为保障书店秩序井然,同时实现旅游文化产品的销售,汪波积极配合保安人员疏导读者进店,热情有度、文明有礼地推荐店内的图书及商品。
“虽然春节是和家人团聚的时刻,但是看到读者在我们的帮助下找到自己心仪的图书,我还是感到无比欣慰。”汪波说。
是店员更是阅读推广人
汪波到书店工作至今已经有10多个年头。这十几年间,从一个图书销售的“愣头青”蜕变成能独当一面的销售能手,对她而言这是一条业务精进之路。
中央书店拥有一批忠实的读者,他们喜欢通过传统方式购书阅读,汪波的工作内容首先就是要学习图书的基本知识、分类上架和接待服务……她坦言最初自己对图书一窍不通:早会发言抓不住重点,分享图书知识时对作者、出版社、作品背景了解不全面,读者提问时不知道如何解答……
在汪波对工作困扰不已时,周围的同事毫无保留地帮助她,领导积极地开导她,让她找到了工作方向。渐渐地,汪波发现每个职业都应该有它特定的责任和义务时,她心中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激励她要把这份责任担当起来,工作也慢慢步入正轨。
为了快速为读者找到所需图书,汪波平时苦练基本功:熟记所负责楼层一万多个品种图书的摆放位置,过硬的本领让不少读者惊叹。2022年暑假,有位读者手里拿着一份写着10多个书名的清单,焦急地希望汪波帮忙找书。汪波用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全部找到,当她把10多本书交到读者手里时,这位读者非常惊讶,连说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全部找到,中央书店的店员真不一般!
工作久了,汪波从关注自己销售了多少书,转变为将多少好书推荐给读者。她意识到“卖书不是目的,让好书走进读者生活才是关键”。春节时有个年轻女孩来到书店找《小王子》但忘记了译者,只提供了这个译者翻译了很多作品这一信息。汪波马上想到了这个翻译家可能是李继宏,并为她找到了相关图书,女孩非常高兴。汪波又接着推荐了李继宏翻译的其他作品,女孩全部买下,这让汪波非常有成就感。“我希望自己的服务能为读者带去知识的温度,就像我们书店的服务宗旨:‘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
学习让自己更有底气
随着全国整体疫情进入低流行水平,书店的“春天”也接踵而至,汪波觉得自己的时间紧了,而学习的需求更为迫切了。“接待读者看似简单,实际上门道不少,要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成长。”
因此,汪波除了做好日常工作,还学习图书知识,了解知名作者和出版社,到各大平台图书畅销榜积累图书推荐书目,学习接待读者的礼仪……通过学习,她觉得自己更有底气了,也勇敢地走到了读者身边,成为他们的阅读伙伴。同时,中央书店开通社群等线上购书渠道后,汪波努力学习、熟练掌握线上销售技能以适应书店的快速发展。她表示自己现在时刻准备用手机解答读者的问题,即便是下班时间也努力第一时间回复读者,满足他们的购书需求。
虽然现在很多读者都喜欢线上购书,但汪波还是希望读者都来书店坐坐,感受下人与人之间交流带来的情感传递与温暖。“春天来了,中央书店再次迎来‘书香四溢’的春天,此时我更要做好书店的坚守者,坚守服务读者的初心,我热爱我的工作,也希望能为书店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