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华如何应对“课前到书”新挑战
近日,全国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各省“课前到书”工作也已完成或接近尾声。虽然“课前到书”工作年年做,但总会遇到新的困难与挑战。《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10余家新华发行集团后了解到,今春“课前到书”工作受教材修订审核、疫情防控政策调整、过年时间较早等因素影响较大。那么,在解决、应对这些新问题、新变化上,各地新华有哪些具体做法值得借鉴?
挑战一:教材修订原因到型时间延迟
因部分教材修订原因,致使教材到型较往年有了一定时间的延迟,让今春“课前到书”工作的组织时间尤为紧迫。
记者从安徽新华发行集团了解到,今年春季,因中小学教材大面积修订,导致教材版片到达安徽印制相对往年延迟约一个月的时间。加之,2022年12月底的印制发行高峰期间合肥新冠疫情暴发,导致发行工作停滞约半个月。
湖南也出现了类似情况。湖南省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华瑞物流公司执行董事金承江告诉记者,因部分教材重新修订,致使教材供型湖南较往年推迟了20天,今年春季“课前到书”工作面临“历史最短发货周期”。
在四川,因为教材的修订审核,到型时间比同期晚了48天,致使商品组织周期严重不足。受疫情影响,2022秋季一些区县学校教学进度严重滞后,为追赶教学进度,学校今春开学时间大幅提前,幼儿园、小学普遍在2月6日开学,部分初高中学校更是在1月30日(正月初九)就已开学,比通常的开学时间提早了近20天,这使得教材发运时间大幅减少。再加上2022年12月底教材才陆续重审完毕,教材正式出版印刷延后了近两个月,印刷和物流周期被严重压缩。对于新华文轩一些分公司来说,今春“课前到书”所遇到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
为了积极应对这些情况,安徽新华采取了三点做法:其一,提前向学校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提高征订、报订的准确率。其二,与出版、印制部门积极协同,建立常态化沟通预警机制,结合版片供应情况实时调整采购计划,最大限度发挥工作效率,保障教材发行时效。其三,发行集团全员参与,加大投入,克服困难,充分发挥队伍专业优势。从各公司、各部门抽调的人员,自觉放弃休息日,加班装卸和配发教材,做好教材全部包件的到货跟踪、登记、核对、分拣、中转、发运等各环节工作。
安徽池州新华书店教材装库收货。安徽新华 供图
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措施,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教育服务事业部副总经理、教材中心总经理钟传科说,公司要求全员在岗、采用“5+2”工作制;加强上下游紧密联动,提升响应效率;对供应品种的质量严加管理,防控交货风险;对到型、到货品种的全供应链进行严密的节点追踪,做到无一漏提、漏印、漏发;并且常态化向当地宣传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汇报,并及时沟通协调。教材中心根据市场反馈,提前做好教材的销售预测,为下游相关环节工作开展提供依据,如印刷环节的备纸工作,便于提高教材的预印比例,避免多次加印,节约印力;如物流环节的仓储和运力的准备,便于教材及时入库和商品流转。
新华文轩教育服务事业部北川分公司送书到校。新华文轩 供图
湖南新华华瑞物流公司则在2022年11月28日就启动了2023年春季“课前到书”工作,全体员工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于2023年2月1日完成春季教材发运工作,添订部分实行“当天收进,次日发出”的滚动式清仓模式,利用“专车专线”快速发出。
挑战二:疫情防控政策调整
去年12月初,全国疫情防控政策开始调整,这段时间正是多数新华今春“课前到书”工作的启动期。印厂和发行集团员工的大面积感染,直接带来印制、物流工作的停滞。
“广东省2023春季‘课前到书’工作最大的变化是从日常配送工作要执行疫情防控的具体措施,转变为人员感染后要以新的举措确保教材发行链条的‘信息防脱节和发货防延迟’工作。”广东新华发行集团物流分公司总经理王以宽如此表示。
去年12月9日左右,广东新华物流分公司陆续有员工感染新冠病毒,考虑政策调整后员工的康复周期、体力恢复和12月预估教材发行量,物流分公司在12月14日引进两条教材自动包装线,最大程度控制总部物流因员工体力和劳动强度等因素导致的发货延迟。为了防止物流仓工作人员缺口可能导致的延迟收货或暂缓收货的情况,物流分公司采用了差异化的分发策略,疫情影响大的基层店采用停发或缓发,暂未受疫情影响的基层店做到应发尽发。
广东新华自动打包生产线投入口。广东新华 供图
“去年12月疫情感染高发期的短短十几天我们改变了很多惯常的工作方法和沟通习惯。在这艰难的过渡期,我们完成了2951万册教材的发货任务,确保了省内教材在此期间的畅通无阻。”这是王以宽对广东今春“课前到书”工作最深的感受。
为了防止爆仓,湖南新华华瑞物流公司特别设立了分仓以扩充库容。各环节员工陆续出现感染后,金承江说,最严重时,以往热闹繁忙的库房突然归于沉静。14个打包组突然按下暂停键,只能勉强凑出3个打包台继续进行包装作业,16台叉车只剩下4台还在正常运作,配发产量直线下跌70%,发运量仅为平时的60%。为确保教材发运的顺利进行,症状较轻的工作人员克服不适,带“阳”坚持工作,用责任心和意志力坚守岗位,身兼数职,完成工作任务。
人员陆续病倒,面对2月初即将开学,发运工作时间只有一个月左右,时限不足同期的50%,重庆新华书店集团公司今春“课前到书”工作面临极大的挑战。为进一步提高库房周转效率,物流配送分公司更新物流设备,新增4辆电动拖车,提高自动化水平。4个机台连续作业,1月17日、18日最高发运量均达4.3万件,3万件以上在发运中更成常态,真正做到随到随收、收即包装、随包随发、快进快出。
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则提前做好准备,将疫情对教材发行工作影响减到最小。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教育服务中心经理谢培莉以凤凰新华总部教育服务中心与物流配送中心为例介绍,业务人员通过技术支持,以居家办公、电话跟踪的形式处理各项业务工作,通过实施错位工作制,物流配送中心全天候有人在岗,为教材运输线的正常流转提供了保障。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物流中心总经理助理史贤伟则告诉记者,除13位物流部借调来做支援的同事外,他们还建立了一支预备队伍,团队若有同事感染,可以立马有人顶上。
挑战三:收发时间进一步压缩
今年春节比往年提前了十几天,这又进一步压缩了教材的收发时间。当千家万户还沉浸在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里时,很多新华教材发行人已早早返回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职责与使命。
王以宽告诉记者,节前的运力资源短缺、同事们的返乡心切、节后的人员复工、清仓时间点安排和教材尾数跟踪等,都成为物流春季教材配送工作的难题。为了让大家过上一个团圆年,广东新华物流分公司在去年12月对春季教材发行工作做了初步预判并向全省发布了重要提醒,春节前预计完成整体任务的80%—85%,基层店需在1月14日—20日期间做好人力、运力等资源的调度储备工作,确保节前各地教材送达学校。为妥善解决节前教材到货和运力资源短缺的矛盾,广东新华发动了节前人力保障“动员令”和运力补给措施,最终在年前累计完成教材总任务的85%,为兔年的“课前到书”工作增添了一抹独特的年味。
正月初三,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新华书店分公司物流业务部90余名干部员工就回到西北出版物物流配送中心,开始了紧张而又忙碌的教材收发工作。春节这几天,正是西安最冷的时候。大家克服种种困难,做好收货、验货、分拣、制单、贴标签等各项工作。据统计,1月24日,打包1.2万余件、发货1.96万余件;1月25日,打包1.5万余件、发货2.3万余件。
从正月初三开始,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代物流的大部分人员就陆续返岗。初四,内蒙古各地开始了大规模发运业务。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教材发行分公司经理闫平向记者介绍,今年春节内蒙古特别寒冷,几乎都在零下20℃左右,大家克服种种困难,坚守岗位,不讲条件,认真细致地做好收货、验货、制单、贴标签等各环节工作。
同样是正月初三,河北新华物流公司也已经投入到紧张的教学用书发运工作中,连日开启24小时无障碍物流作业通道,全体员工每日工作至晚11点。据统计,1月25日—27日,3天共计收货888万册、13万件,包装16万件,发运1542万册、21万件。
“发运高峰期间,日最高发运量达到1526.5吨,创湖南新华春季教材发运历史新高。”金承江说,这得益于大家的共同努力:运务部门积极沟通协调,科学安排发运路线,即使是春节假期也做到100%的到车率,保证了随收随发,运送及时;教材部的人员坚守岗位到腊月二十九,正月初五全体返岗。
凤凰新华特别制定了春节期间的保供方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物流配送中心做好春节前后工作人员和运输车辆的储备,鼓励员工春节就地过年,督促调配全省发运资源;全省正月初三各分公司恢复正常的收发货工作,集团上下共抓进度。截至2023年1月31日,中小学教科书已经配送分发到全省。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