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104周年 | 坚定不移跟党走 以“新华精神”擎起文化担当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中国共产党
成立104周年
一代代新华人坚定不移跟党走
1937年4月24日,新华书店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延安清凉山麓的两口小窑洞里诞生。在88年的风雨历程中,遍布在全国各地的新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钢铁的意志,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文化使命,用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新华精神”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构筑起新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脊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让我们一起回顾新华书店坚定不移跟党走,在党的领导下的成长掠影。
烽火岁月孕初心,走向全国担使命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35年底中央红军抵达陕北,进步书店在全国各地孕育和积累,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共革命思想贡献力量。新华书店成立后,不少进步书店逐渐成为新华书店系统的一部分。1940年初,中央出版发行部将新华书店改名新华书店总店。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上,新华书店逐渐从延安走向全国各地。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已建立新华书店分支店735个,全系统共有职工8100多人,出版各类新书5291种,发行图书报刊4亿余册。1949年北平解放后,中共中央确定了一条原则:每解放一座城市就要着手办四件事——开办银行、开办邮局、开办供销社和开办新华书店。
1937年4月24日,中共中央机关理论刊物《解放》周刊问世,同时成立“新华书局”发行《解放》周刊。1937年10月,“新华书局”易名“新华书店”。
清凉山一侧的延水河畔的万佛洞,是《解放》周刊发行科的办公室,也是新华书店的发源地。
新华书店在万佛洞底层的小石窟设门市部,白天,门口放一张桌子,既办公又卖书,晚上,则是发行科首任领导人涂国林、黄植的卧室。
1937-1938年,新华书店发行的马恩著作单行本。
1939年9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延安为新华书店题写店名。
1940年3月15日,新华书店兴县分店(晋西北新华书店)在中央出版发行部协作下于山西省兴县成立,这是延安新华书店总店1940年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分店。
1943年3月,陕甘宁边区新华书店经理张良在《书报下乡》一文中提出“文化下乡”必须有“书报下乡”来配合。陕甘宁边区新华书店开展送书下乡。
1944年,山西阳城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冒着枪林弹雨把书刊运送到各分支店去。
1948年12月,毛泽东主席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再次为新华书店题写店名。
统一新华聚力量,服务人民耀四方
1949年10月3日至19日,根据党中央“出版工作需要统一集中”的指示,中央宣传部出版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毛主席接见了全体会议代表,并为大会题词:“认真作好出版工作”。会议作出《关于统一全国新华书店的决定》。1950年3月,中共中央为全国新华书店提出新要求——加快集中化、专业化、企业化,更好完成国家发行任务。新华书店也走向了“由分散到统一”的成长道路。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新华书店成为全国独家经营的发行渠道,肩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新华书店的办店宗旨。无论是乡村田间,还是抗美援朝战场,都活跃着新华书店服务队的身影。新华书店用“精神食粮”滋养了中华大地,让人民的心灵更放光芒。
1949年10月3日至19日,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统一全国新华书店的决议。
抗美援朝时期,新华书店战地文化服务队把流动图书箱送到上甘岭阵地。
1951年1月1日,新华书店总店正式成立,为全国新华书店最高管理机构。图为《新华书店总店成立签名志念》。上面有陆定一、胡愈之等300多人签名。
1951年10月,读者在新华书店福州路门市部购买《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954年,内蒙古自治区新华书店流供员为修建铁路的工人送书。
河南省新华书店在缺少仓库的情况下,全店职工战酷暑斗严寒,在露天场地捆扎包装图书。
1955年,大陈岛解放后,新华书店浙江黄岩支店到部队供应图书。
1958年4月,周总理考察河南陕县新华书店。
1970年,改建后的北京市新华书店王府井书店,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书店。
20世纪70年代,河南新华书店员工正在向读者销售图书字画。
1977年,宁夏读者在新华书店抢购图书。
1977年,恢复高考后,新华书店门前排起长龙。
湖南岳阳市新华书店为渔民服务的水上售书船。
20世纪70年代,林州市店靠肩挑背扛,常年坚持到海拔1600多米的深山去供应图书。
勇担重担守初心,敢破敢立铸信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为加快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的国有文化企业,新华书店顺应时代发展,不断谋求自身变革。1983年,新华书店发行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向市场化经营体制迈进。此后,新华书店经历了诸多尝试。要在浪潮涌动的激烈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大刀阔斧的改革是新华书店的必然选择。“课前到书,人手一册”是新华书店对人民的承诺,“转企、改制、上市”是新华书店对自身发展的决心。勇担重担守初心,敢破敢立铸信心。
云南怒江上溜索过江送教材的新华人。自邓小平同志提出全国统一中小学教科书“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的要求,“课前到书,人手一册”就成为了新华书店对社会的公开承诺。
1980年10月7日至21日,总店和北京市店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联合举办首届全国书市。
1983年初,新华书店总店与武汉大学合作创建武汉大学图书发行学专业。
1984年6月,总店在南京召开全国新华书店工作会议,检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情况,讨论书店整顿和改革问题。
1984年,山西省太原市店职工集资入股成立大夏教科文发展公司,它是系统内最早经营音像制品的单位。
1986年9月6日,上海市新华书店等主办的上海书市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2004年,上海图书交易会、上海书市、上海版权贸易洽谈会等多种形态的书业活动,转型为上海书展。
1986年秋,邓小平同志为新华书店总店编辑出版的《新华书店五十春秋》题写书名。
1992年3月,江西省新华书店建立全国第一家省级图书音像批销中心。
1992年,江泽民同志为新华书店成立55周年题词。
1996年7月1日,全国第一家民族图书发行所——新华书店延边发行所成立。
1999年4月20日,江苏新华发行集团成立,是江苏省首家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也是全国发行改革试点集团。
2003年1月6日,中国新华书店协会在北京成立。
2007年5月30日,四川新华书店出版集团组建的新华文轩在香港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图书发行业零售企业。
八十八载辉煌路,初心未改继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成为时代声音,作为文化传播者的新华书店义不容辞。新华书店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工作中心,推进发展模式创新、产业链条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组织结构创新。“创新”也逐步成为新华书店的发展内核。
2015年8月17日,河南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创建“新华快的”物流快递,有效解决了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
2016年7月29日,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可交换债券在上交所发行,募集资金25亿元,是全国文化产业公募第一单。
2017年4月24日,由中国新华书店协会和河北出版集团联合摄制的六集历史文献纪录片《新华书店》在央视隆重播映,同名图书《新华书店》出版发行。
2017年5月31日,《中国新华书店发展大系》大型专著出版发行,此书共33卷922.5万字,3846幅图片,630印张。
2018年4月23日,新华书店总店举行新华书店网上商城上线运营仪式。
2018年度新华文轩旗下“文轩网”实现图书网络销售码洋24亿元、年销售册数超过600万。
近十年来,各地新华通过打造红色主题书店、党史学习空间、党建活动空间,展示革命文献与红色文物,为读者搭建起了解红色历史的平台。
各地新华着力建设特色实体书店,以全新文化体验空间为社会注入文化活力,将传统新华大书城更新升级,打造成为功能齐全的综合型城市文化会客厅。
研学实践已成为各地新华进行多元拓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且已有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的发展趋势。新华研学产品涌现出自然生态、科技创新、传统文化、安全健康等多种新主题、新“玩法”。
各地新华举办或深度参与各地大型馆配会、书展、书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创新书展形式,以技术赋能同步推出线上选购系统,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品类推荐。
全国多家新华书店已拥有自己的文创品牌,并积极与当地文旅局、博物馆、高校等单位联名推出特色文创产品,不断创新文创产品类型,在规模和数量上不断达到新高度。
各地新华以线上引流线下,打造特色直播间与专属直播IP,联动线下活动,全方位展示新华书店品牌形象与优质图书资源,不断挖掘线上销售潜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新华书店历经风雨,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坚守党的文化传播阵地,站在传播真理、推进全民阅读的第一线。未来,新华书店将继续传承“新华精神”,创新服务模式,拓展传播渠道,以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提升全民文化素养贡献力量,让党的声音和先进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