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强化使命担当 服务政治大局 | 中国新华书店社会责任报告书系列报道 · 服务大局篇(下)

(四)引领优秀图书发行,满足人民高质量阅读需求

各地新华聚焦主责主业,多措并举、守正创新,以满足人民高质量阅读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出发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主题阅读活动,强化活动引领带动优秀图书发行提质增效。

总店新华积极探索,申报各类扶持项目补贴,2023年实现图书销售额9710万元。

河北新华积极开展图书定制和书单定制等业务,依托丰富的文化活动拉动店内店外图书销售,一般图书营销发行能力稳步提高,全年一般图书零售额同比增长3.01%。

山西新华2023年POS机一般图书实现销售码洋2.8亿元,除教材教辅之外的一般图书零售额较上年增长9%,太原、晋城、朔州、吕梁、临汾5家市级公司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晋版一般图书销售码洋1033.1万元,同比增长13.88%。

内蒙古新构建立体发行渠道,门店服务与电商供给同步进行,提供全面、精准、贴心的阅读服务,一般图书销售量4569.9万册,销售码洋12.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较上年增长14.7%。

吉林新华采取务实举措提升一般图书销售量,积极调整采购品种,提高业务软件的运行效率,完成48家子公司软件系统上线运营工作,整合供应链优质资源,与全国471家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书。2023年合并一般图书及市场产品销售额2.93亿元,同比增长9.3%。

黑龙江新华全力践行“书香龙江”建设,加快内容、形式创新步伐,积极策划推出主题新颖、层次丰富的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2023年全省一般图书销售码洋1.24亿元。

浙江新华截至2023年底,线上线下一般图书销售规模达到“五五开”,线上零售业务体量首次超过实体门店传统时代零售业务的峰值,线上线下渠道平衡发展。采用线上线下双平台模式举办馆藏图书订货会,全标段中标浙江省中小学书香校园亮色工程图书采购项目,全年馆配业务实现销售5.3亿元,同比增长6.5%。

福建新华2023年一般图书(扣除重要文件文献和重点主题出版物)销售码洋6.04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加1.42亿元,增幅30.74%。

西新华2023年一般图书发行码洋达到3.75亿元。

山东新华2023年全省连锁门店一般书零售码洋为6.9亿元,较2022年同比增幅为6.59%。

湖北新华2023年销售收入逆势增长,实现一般图书销售码洋约12亿元,同比增长18%。

湖南新华2023年一般图书销售码洋同比增长19.62%。

广东新华2023年实现一般图书销售4.72亿元。

广西新华2023年一般图书销发货3800万册,码洋8.47亿元;其中,桂版图书销售605万册、同比增长8.09%,码洋9203万元、同比增长7.96%;本版图书销售589万册、同比增长7.20%,码洋8444万元、同比增长4.78%。

海南新华2023年共计发行一般图书650余万册、码洋2.4亿元,册数、码洋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2.6%、17.65%。

四川新华2023年一般图书销售量为2.57亿册,销售码洋89.66亿元;销售收入55.22亿元,同比增长6.78%。其中,线上销售收入52.60亿元,同比增长11.16%。

贵州新华2023年一般图书销售实洋2.03亿元。

西藏新华与全国100多家出版社建立合作关系,从源头上杜绝盗版图书。2023年发行《平凡的世界》《活着》等优秀大众读物50万册,码洋1168万元。

陕西新2023年一般图书销售码洋1.8亿元、营业收入1.6亿元。

甘肃新华2023年共完成POS销售码洋1.87亿元。

青海新华2023年完成一般图书销售码洋6325万元,同比增长12.1%。

宁夏新华2023年实现一般图书销售4380.2万元。

新疆新华2023年全年共发行一般图书67万册,较上年增长9.84%。

深圳新华2023年一般图书累计销售码洋接近3亿元,图书品种总量达20万种。在全国大书城零售排名中,中心书城、南山书城、罗湖书城三座大书城继续位列全国前十,其中,中心书城位列全国第二。

沈阳新华朝文书店全年完成销售331万元,完成销售任务的94%(任务为350万元),同比减少52万元(上年同期有60万大中专教材团购销售)。利润完成4.3万元,完成任务(盈亏平衡)指标100%。同比增长2.2万元。

大连新华2023年一般读物品种丰富、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全年接待读者超过200万人次,各卖场和零售网点积极开展促销活动,服务意识逐渐增强,营销策划推陈出新,全年共举办20多场签售活动、700多场各类公益文化活动,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青岛新华一般图书销售3.1亿元,同比增长1374.12万元,增长幅度为4.67%。

武汉新华2023年一般图书零售码洋6871万元,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实现0.8%增长。

西安新华2023年《如果历史是一群喵》系列、《南渡北归》、《三体》、《做自己的心理医生》、《人间烟火》等优秀大众读物零售额132.3万元,较上年125万元增长7.3万元,增长约5.8%。

银川新华2023年一般书零售4066.91万元,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部分门店销售同比增幅165.61%。


(五)严把质量关,发挥正能量

各地新华始终严把图书进货质量关,加大对进货单位的资质审核与对图书及各类商品的内容审核,坚持精品战略,强化精品意识,规范一般图书采购渠道。把关源头,持续优化细化图书进发流程,严格杜绝各类有害信息通过新华书店渠道的传播,弘扬主旋律,发挥正能量。

总店新华严格执行《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总店党委承担全面领导责任,2023年分别召开两次意识形态工作专题会议,统筹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统筹管理总店及所属各单位新媒体矩阵,严格落实“三审”机制,扎实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所属企业编辑部门严格制定选题计划,定期召开编前会、评审会,引导全体采编人员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升职业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

河北新华不断优化严把发行导向的管理体系,通过完善购销合同、严格货源资质审核及CIP数据核验、现场抽检、专家审读等措施,严把教育图书采购关口。全年未发生销售有错误导向图书的情况。

山西新华积极开展“绿书签”活动和“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按照“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连锁门店的管理,严把图书及关联文化产品“入口关”。印发《关于加强疫情期间新媒体平台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媒体安全管理和内容审核工作的通知》,加强对各类新媒体账号及《山西图书发行》的管理。

林新华多年来在图书采购过程中严把进货渠道、图书内容质量关,制定《图书采购管理办法》《供应商管理制度》,实施精品战略、双效统一,保护读者利益不受侵害,全年未发生销售有错误导向或低俗图书的情况。

浙江新华编制出台《图书业务商务合作规范指引》,建立供应商业务质量评价体系和对子公司图书供应评价机制,探索建立图书采供业务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图书业务流程,强化业务管控、信用管理等。

福建新华严格执行《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般图书业务管理办法》以及《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般图书业务管理办法》的补充通知,对新华卖场自主采购的出版物进行审核把关。

江西新华制定了《图书版权保护管理办法》以及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负责版权保护工作。通过企业ERP和门店E-shop系统对图书品类进行实时监控,严格管理图书的进货、销售、存储和退货等关键环节。

山东新华结合工作实际,严格按照《全省意识形态工作门店管理规定》,从采购、销售、营销等环节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风险防范;严格落实《疑似涉及意识形态和非法出版物登记审核表》《意识形态工作审查表》填报制度,并将其贯穿于采购各项工作中常抓不懈;各门店严格根据《服务规范》《退换货条例》等规章制度开展日常经营。

湖北新华各子(分)公司积极参与开展“绿书签行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远离和抵制有害出版物,树立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倡导读环保出版物、健康出版物和正版出版物。

湖南新华积极配合全省“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开展绿色阅读分享会、读书会等活动,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版权观,自觉远离和抵制有害出版物。

海南新华主动配合省新闻出版局、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2023年出版物市场发行专项检查工作,规范市场秩序。

四川新华旗下四川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知信链——区块链版权服务平台”成功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3年深入实施出版业科技与标准创新示范项目。

贵州新华公司党委班子成员深入书城,检查上架图书、联营产品等4次,印发《关于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排查的工作提示》,确保上架图书符合要求,坚守发行责任。

青海新华高度重视涉及宗教、民族、民俗及藏文图书内容质量,坚决杜绝非法、内容低俗、导向错误及质量低劣等图书(期刊)通过卖场进入市场。为师生主动推荐主渠道、优秀出版社、强编辑团队的教辅材料,帮助师生和家长提高辨识优劣教辅的能力。

新疆新华2023年共审看各类出版物23442种,其中审看目录外中小学、大中专教材教辅468种,一般图书、教辅共计22582种,对发现的131种存疑图书和不适宜在全区发行图书,按照要求做相应处理;增加一般图书品种,采取县店直发,优化配送流程。增加新书品种5.5万余种,丰富了零售教辅、社科类、文学类、少儿类图书的品种。

大连新华2023年被多家出版社评为优秀经销商、最佳合作伙伴等荣誉称号,并获得“大连市消费者满意单位”等荣誉。

青岛新华2023年青岛新华书店持续加强选书荐书工作,市店公司定期召开“荐书团队”和“选书团队”的例会和培训工作。同时进一步对上游供货商进行优化,对同质化的品种进行清退,保证连锁门店的陈展品种都是内容优质的品种,在内容上过关。


(六)坚持诚信经营,自觉维护行业良好生态

各地新华始终坚持诚信经营,自觉维护行业秩序和市场环境。不做数据造假、误导读者、虚假宣传等行为;不发起价格战、恶意打折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在退货、回款等经营过程中不制造失信、故意拖欠等行为,对读者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吸收和借鉴,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上海新华全力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凭借良好的信誉和业绩,荣获“上海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称号,并获AAA级合同信用等级认定,为助力全民阅读和建设书香上海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江苏新华入选商务部“2023年全国商贸物流重点联系企业名单”,荣获2023年度“全国优秀馆配商”“全国优秀中小学馆配商”称号,获评2024-2025年度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获得2023年江苏省物流业社会责任贡献奖,获南京市财政局、商务局零售额规模前五表彰奖励。

福建新华2023年获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2020-2021年度福建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奖牌。

江西新华修订完善了《连锁经营管理手册》,优化了全省所有门店经营活动的开展流程,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为诚信经营提供了有力保障;下发了《江西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市场出版物发行考核办法(试行)》,对诚信经营给予了正面激励,引领了行业良好风气,界定了诚信经营的具体标准。

山东新华各分公司认真贯彻国家出版物发行的方针政策,屡获政府表彰:有48家分公司获得省级以上党委、政府部门表彰或表扬,包括但不限于2023年度省级文明单位(复核或新增)、巾帼文明岗、全国年度最美书店、五星级党支部等。

湖北新华仙桃市分公司2023年被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消费者委员会评为“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

南新华2023年获得3A企业信用评级,并连续十五年保持“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四川新华加强诚信自律建设,2023年度未出现任何违规违纪现象,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良好的社会声誉,获2021-2023年度连续三年纳税信用等级A级。

甘肃新华西北书城荣获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年度最美书店和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白银市新华书店荣获“读者·中国阅读行动”全民阅读基地和甘肃省妇联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临夏州新华书店荣获魅力花都公园城市·书香临夏阅谈悦享读书会优秀集体奖;麦积区新华书店荣获天水市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

深圳新华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第四届“全民阅读·书店之选”系列活动-百佳阅读推广单位、2021-2022年度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沈阳新华各门店积极配合、组织、参与“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绿书签护苗行动”集中宣传活动。

宁波新华2023年获评宁波市服务业百强企业、AAA信用等级,诚信管理体系、五星售后管理体系复审通过。


首页
简介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