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融合发展 打造发行主渠道 | 中国新华书店社会责任报告书系列报道 · 融合发展篇
7月26日,在第三十二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中国新华书店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雅珊发布了《中国新华书店社会责任报告书(2023年)》。本次社责书数据统计时间为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范围涵盖新华书店总店和31个省、市、自治区及独立建制新华书店集团及所属各级公司,报告中所使用数据均来自各单位提交的正式统计文件。
此前协会公众号已发布:
2.强化使命担当 服务政治大局 | 中国新华书店社会责任报告书系列报道 · 服务大局篇(上)
3.强化使命担当 服务政治大局 | 中国新华书店社会责任报告书系列报道 · 服务大局篇(下)
本期发布的内容为第二章“坚持融合发展 打造发行主渠道”。为便于表述,文中新华书店总店简称为“总店新华”,各地新华书店集团简称为“xx新华”。
坚持融合发展 打造发行主渠道
围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全国新华书店扎实筑牢主流文化传播阵地,始终紧紧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持续构建遍布城乡各地、线上线下一体、多元服务融合的渠道体系,打造人民群众喜爱的“美好生活新入口”。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度全国新华书店升级改造网点400余处,投入资金超6.8亿元;开展乡镇流动售书、“七进”活动在2.2万次以上。 (一)合理规划,推进城市书店优化升级 全国各级新华书店持续推动实体门店、阅读空间、多元渠道优化升级,不断创新经营思路,推出“书店+”经营模式,积极打造新型消费场景,探索全新的运营模式。 北京新华2023年助力构建15分钟文化生活圈:按照场景化、体验化、数字化标准,将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亚运村图书大厦进行不同类型的升级改造;按照主题化、专业化、特色化原则推动5家中小门店改造升级;在机关、校园、园区、公园等区域持续布局,与中山公园合作开设“阅读北京·爱上书香”主题阅读空间,与北京银行合作打造园区书店“爱悦书房”,打造了采育新华书店文化阅读空间、北京图书大厦宣南阅读空间、中央戏剧学院文化空间等6处新网点。 吉林新华对辽源市店、白山市店、白城市店3家城市门店进行升级改造工作,累计投入改造资金737万元。辽源市店、白山市店、九台店、德惠市店、舒兰市店、双辽市店、乾安县店、柳河县店8家门店被吉林省委宣传部评为“吉林省2023年优秀实体书店”。 上海新华完成新华书店罗溪路店、溧阳店和地中海店3家门店的歇业调整工作,对新华书店周浦万达店、八一路店和青浦公园路店进行改造升级。上海书城福州路店于2023年10月重张开业,“上海书城APP”同步上线,让读者随时随地尽享阅读的乐趣。由上海新华旗下上海新华传媒连锁有限公司独家运营的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正式开馆。 安徽新华以“标准化、数字化、时尚化、体验化、本土化”为原则,进一步提升实体书店作为城市会客厅和生活新空间的文化服务功能:前言后记安庆劝业场店升级开业,展现实体书店的文化传承之美,融合发展之美;合肥四牌楼元·书局全新开业,作为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数字化新型书店品牌,推进文化与科技的全面融合;亳州新华书店伊顿庄园店开业,成为亳州市文化阵地新地标、文化消费新亮点。截至2023年年底,共有销售网点804家,较2022年增加2家。 福建新华在9个设区市共设立城市门店31家,2023年完成门店升级改造或装修3家,投资770万元。2023年3月,全国首家福文化主题书店福书轩营业,积极宣传展示福文化。10月,新华书店海沧花园城店开业,这是厦门分公司向新零售模式转变的试点。 山东新华重点推进大型文化综合体项目建设,2023年,唐冶文化中心投入使用,总面积2万余平方米,总建设投资2.18亿元,同时,新设网点5家,总投资155.07万元,对3家门店进行升级改造,总投入约697万元。截至2023年年底,山东新华共有城市书店130家,校园书店335家,社区商圈书店62家。 河南新华在门店升级改造中,积极探索形成了以省、市、县3类复合书店为标杆示范案例向全省复制推广的模式,2023年完成中原图书大厦、开封书城、洛阳购书中心、省直书店、鹤壁书城、商丘市图书大厦等12家门店的文化场景升级改造,25家门店方案落地施工。同时,河南新华与各党政企事业单位联合打造845个阅读空间,并在全省各级书店门店设置公共阅读服务空间。 湖南新华在全省各市州有连锁网点1294家,经营面积约17.32万平方米,2023年建设门店171家。在城市书店建设方面,湖南新华积极推进乐之书店建设,累计建成乐之书店10家;携手茶颜悦色、长沙市委党校、大观仓艺术博物馆共创“翻书阅岭主题店”“求是书房”“大观书房”等联名店,探索跨界合作,共建地标新模式。 广东新华全力以赴实现“读者在哪里,阵地就建到哪里;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愿景,积极推进中心门店、品牌书店的补网、改造、新建工作,同时,做好实体书店建设“加减法”,坚决避免多而不强、大而不精的传统模式。2023年新建门店4家、门店改造4家、微提升3家;持续实施多品牌战略,打造了“四阅”“书笙”“渡”“泊”“吾悦”等系列品牌,累计建成品牌书店32家。截至2023年年底,广东新华共有市县中心门店114家、品牌书店32家,形成多元复合的高质量门店网络。 四川新华2023年新开、改造及迁址门店3家。其中,全新打造的主题书店熊猫书店开业后,日均千余人到店打卡,其与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北京地坛书市等开展合作联动,不仅促进了城市文化交流,也为书店营销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迁址焕新的西南书城线上线下提供超80万种图书和10万余种文创产品,新华文轩文创集合店“书外商店”首次在书店亮相,全国原创图画书线下首发中心也在书城永久落地。 宁夏新华深入推进“市店振兴”计划,积极推动西吉、灵武、平罗、中宁新华书店相关门店进行升级改造,完成西吉新华书店“文化旅游提升工程项目”装修改造,推动灵武新华书店中心店与“文化旅游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同心县韦州镇政府大厅24小时智能书柜铺设,建设青铜峡市图书馆古峡书吧。 广州新华通过合作、授权、加盟等多种方式,推进文旅融合、混业创新,借力打造集托管、培训、研学为一体的文化服务空间,多方联动构建阅读服务立体“阅读圈”,如广州购书中心天河店引入复合型音乐餐吧“光芒空间”,打造多元文化艺术生活集合空间;广州首座智能报刊亭咖啡书吧投入运营,创新跨界合作模式。同时,加强品牌运营与品牌管理,推进“幸会”会员、“本杯”咖啡、高地文化、“约阅”书房、粒子文创等各业务品牌建设。 西安新华先后建成开业了新华里书店、曲江书城、市委市政府书吧、曲江管委会书吧、航天书城、钟楼书店、读书阁(大唐不夜城店)、大学南路书店等,2023年改造完成西咸集团新华城市书房、西安高新城市书房,网点覆盖率逐年提升。 银川新华强化“书店+”的经营新思维,布局“+党建”“+教育”“+文创”“+艺术”“+社区活动”业态;坚持“一品读一特色”,搬迁重装、升级改造“品读时光”西夏店;坚持“一店一景”,重新规划鼓楼书店卖场布局,增设少儿阅读体验馆和生活美学馆;调整店堂布局,实现“一步一景”,打造古色古香的小众书店。
(二)持续打造县级文化新地标 新华书店持续加强县级门店建设,深入挖掘提炼、演绎植入地域文化基因,建成一批新型县级中心门店。这些门店一头连接城市、一头服务乡村,有效打通了服务城乡居民“最后一公里”。 河北新华截至2023年年底,共有县级门店158家,门店面积超14.1万平方米。河北新华聚焦门店运营能力提升,组织市县新华书店召开门店运营能力提升现场交流培训会,促进门店运营管理工作提质增效,门店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水平有效提高。 山西新华投入基本建设资金1584.3万元,对大同、朔州、吕梁、长治、晋城等公司连锁门店进行升级改造,其中,吕梁门店装修升级后,营业面积增加、功能区增多,由传统单一的图书销售卖场升级为“图书+”多元融合发展平台。 内蒙古新华新建首家边境书屋、首家火车书房等“七进”工程网点16家,完成70家农牧区家庭书屋援建项目;深入基层开展“阅旧知新 图书共享”公益活动,足迹不断延伸,挂牌基地28处,成功列入自治区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助力建设水更绿、山更青、天更蓝的北疆风景线。 江西新华依托本地丰富的红色、绿色、古色的文化底蕴,将传统书店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书房,绘就一幅极具赣鄱特色的“书香地图”。2023年,新建丰城龙光书城、宁都中学校园店、余干县中心门店等4家书店;升级改造柴桑区中心门店、湖口县中心门店、新干县中心门店等4家书店,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优质的阅读空间。 贵州新华对绥阳店、余庆店、正安店等17个新华文渊超市进行升级改造,面积达5948.77平方米,累计投入资金445.27万元。 甘肃新华升级改造永靖县、康乐县、临潭县、卓尼县、正宁县、会宁县门店6家县级门店,升级改造总面积达1800平方米,投入资金540万元。升级改造后的门店增设了儿童阅读体验区、朗读者区域、休闲茶吧区、文创产品区等个性化区域,将原本传统式卖场书店打造成为了集阅读、休闲、文创于一体的多元化书店。 青海新华完成了民和、共和、祁连、同仁、泽库、达日、治多、杂多、玉树市、尖扎、乐都新址共11家门店的升级改造项目。 大连新华完成了全域新华书店整合工作,将大连金普新区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大连市旅顺口区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大连市普兰店区新华书店、瓦房店市新华书店、庄河市新华书店、长海县新华书店6家区市县新华书店整合到旗下,启动《大连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区市县新阅读空间建设项目(一期)》建设工作,对大连金普新区新华书店有限公司、瓦房店市新华书店、庄河市新华书店3家门店进行升级改造,总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布局,大连新华门店已覆盖大连所有区市县,形成了以中心门市图书大厦为领航舰,以区市县新华书店、城市书房、智慧书吧、小微实体书店等为梯队的体系架构,构建了点多面广的发行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武汉新华旗下蔡甸区新华书店对中心门市进行迭代升级,构建了新融合、新业态的全国首家以知音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新空间——“新华书店+知音书房”。 (三)加快乡镇阅读服务阵地建设布局 新华书店始终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乡镇网点、农家书屋等为依托,不断延伸下沉全民阅读服务辐射范围,有效保障乡镇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基层文化事业和乡村振兴发展。 浙江新华经过多年“小连锁”业务的开拓,在全省主要中心乡镇实现网点全覆盖。同时,持续参与推进“新华书店+农家书屋”项目建设,建成乡村书房78家,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该模式示范店实现地市全覆盖,助力形成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浙江模式,入选2023年全省共同富裕精神富有最佳案例。 广西新华2023年再新建乡镇网点4个,累计建成农村乡镇发行网点97个,持续拓宽农村发行渠道,完善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海南新华采取自主经营或合作运营等方式,着力打造富有海南特色的农村发行网点体系,2023年新建白沙“对俄书屋”、海口“长流新时代书屋”、儋州“火山海岸驿站”阅读空间、海口“北港岛留灯书屋”等5个农村发行网点,现有农村发行网点乡镇覆盖率已达14%。 云南新华截至2023年12月,已投入建成农村发行网点184家,较2022年增加7家,其中76家由政府公益岗位经营。农村发行网点的持续建设促进了党建理论、教育育儿、智慧农业、畜牧养殖、医疗卫生等书籍知识的传播,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内涵。 宁波新华的乡镇书店覆盖率超30%,已有50多个乡镇(街道)开设了新华书店网点。其中,鄞州区乡镇书店覆盖率达60%。鄞州新华书店开展了乡镇书店经营的全新探索,已拥有“山外”“咸笈”等品牌乡镇书店。 (四)持续活跃乡村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全民阅读建设的重要力量,新华书店将推动文化服务向基层、向群众延伸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各省新华书店开展农村流动售书以及进校园、进社区、进乡镇等“七进”活动超2.2万次。 山西新华各级公司坚守文化惠民、服务读者的宗旨,在尚不具备网点建设条件的乡镇通过图书展销、读书分享、集市摆摊等方式,开展流动售书活动1136次,将“送文化”逐渐转变为“种文化”,丰富广大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福建新华各门店对全省尚不具备实体网点建设条件的乡镇开展流动售书活动近千场次,惠及乡镇群众数十万人、累计销售码洋182万元;同时,累计开展图书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进军营活动2639次。 河南新华持续推动各类线下阅读活动深入基层,深入边远乡村,全年各店开展“文化大篷车”“文化地摊”“迎新春·赶书集”等相关文化活动1441场,切实推动各类线下阅读活动覆盖基层、城乡一体。 湖北新华切实承担起文化服务工作的责任和使命,全省各地新华书店主动走出店外,举办精品图书惠民书市、开展“十进一创”系列活动等,累计2700余场次,营造了唱响主旋律、突出正能量的浓厚氛围。 海南新华积极组织全省18个市县(除三沙市外)新华书店走进党政机关、街道社区、乡镇农村、校园、部队等地,开展“数读二十大精神暨好书进基层百场活动”“新时代乡村阅读活动”等689场次,参与阅读群众近27万人次,缩短了新华书店服务读者的半径范围。 重庆新华首次结合重庆新华“快闪店”,在各书城、区县店组织开展各类出版物优惠展销活动,积极开展进学校、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等流动售书活动445次。 贵州新华开展送书下乡活动70余次、惠及约1.1万人次、里程数约7000公里;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乡镇等活动230余次。 云南新华持续推进全民阅读工作深入基层,缓解农村群众看书难、买书难的问题,2023年共开展流动售书活动1415场,活动参与人数超过20万人,充分展现新华人强烈的文化传播使命感。 陕西新华各级书店均成立了“流动展销服务小分队”,利用节假日和“三下乡”活动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并在工作中形成了勤下乡、常下乡的服务机制,全年开展活动800余次。 甘肃新华以多种创新形式开展送书下乡活动百余次、惠及总人数8万次、里程数5800公里;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乡镇120余次。 新疆新华通过开展图书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乡村(牧区)、进社区、进家庭等活动,实现了流动售书全覆盖,2023年全区新华书店开展流动售书2138次,惠及约9万人次,里程约9.4万公里。 青岛新华8家县店子公司通过赶大集、上田头、进农户、送书到农村学校等形式,及时把有效的优质图书送到农村广大群众手中,2023年开展活动600余次,实现乡镇流动售书全覆盖。
(五)拥抱数字化浪潮机遇,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互通 新华书店强化数字赋能,把握数字化浪潮带来的机遇,耕耘线上“人货场”(即:人效合一、人货匹配、场景布局),拥抱消费新场景,以线上平台延伸实体书店的服务空间,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互通,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阅读需求。 总店新华推进“学习强国”平台与新华书店网上商城深化合作,保障图书、文创、农产品、日百等重点产品每周上新;同时,积极参与各类“强国”活动,策划开展专题、全国新华书店联展等活动,其中,“中国新华书店协会成立20周年”主题活动联合全国21个省区市414家新华书店共同参与,设立线上专栏,并在线下新华书店门店重点位置进行联合推广,不断做大做强网络阵地。 北京新华积极推进自有平台建设,将服务平台推向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推进图书“通借通还”等公共文化功能的广泛传播;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完善品种数据,拓展门店数量;新入驻“学习强国”的“强国城”平台店铺、“京东到家”同城店铺,旗下所属新华书店在抖音平台、视频号、京东等平台开展持续性的直播带货业务。通过开发网上经营业务,北京新华基本构建了覆盖所有创新渠道的较完善的网络图书发行矩阵。 天津新华在天猫、淘宝等第三方平台开办图书专营店,积极利用抖音、快手等小程序进行直播宣传推介;市店完成建设24小时智慧书店,并与遍布地铁、社区、景点、医院、学校、机关等的20多处智能售书机组点成网,提升了图书发行的智能化水平。 河北新华完成旗下新华优选商城自有化升级,运营能力和营销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线上销售码洋1.88亿元,同比增长67.4%;以企业微信群为纽带强化会员服务,现有会员300万人,实现会员销售2.01亿元,同比增长55.8%;加强新媒体营销,培养了50余个主力直播账号,初步形成了新媒体运营矩阵;完成了“云仓+”项目建设,持续深化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推广体系。 辽宁新华旗下北方配送公司通过推广高校图书地推活动等方式,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之路;坚持不懈抓ERP业务平台建设,开发新功能,技术团队独立完成零售门店综合管理系统和物流实时数据看板程序的设计研发工作,为经营生产板块转型拓展提供助力。 黑龙江新华以北国书香网为核心,加强平台电商纵深经营,积极开拓短视频和直播电商业务,不断丰富线上消费场景,重点打造文创板块“文体文具、潮玩工艺品”等千余种文创产品,广泛覆盖电商、新媒体、社群等网络渠道,打造全媒介布局、多场景运营的线上连锁体系。截至2023年年末,北国书香网关注人数达112万。 江苏新华全面布局融合发展自有平台,贯通融合出版发行、线上线下、总部分公司。2023年累计开设团供店铺、零售店铺150家,实现团队搭建和平台建设从“0”到“1”的发展转化,初步形成了总部与分公司相互赋能,共同面向终端产业互联的运营模式。融合发展自有平台实现销售码洋1亿元。凤凰新华电商全年发货码洋20亿元。阳光采购平台创新“总部接单、分公司属地化服务”政采业务模式,全年销售超2亿元。 浙江新华积极构建涵盖垂直渠道、平台渠道和短视频渠道的多场景线上零售体系:按照“1+10+N”的顶层设计,稳步推进线上连锁经营体系建设矩阵,拓展公域电商矩阵150家,全年电商销售9.5亿元。“钱塘鸿书”持续开发“书店+”云上空间,在新华书店实体门店3至5公里的覆盖范围内,读者可享受“点点到家”的图书配送服务;与潮新闻、全民阅读在线、浙里文化圈等新媒体共筑惠民文化平台,全年发布活动超3100场,总零售码洋2.4亿元。浙江新华建立以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等为代表的全媒体传播矩阵,粉丝总量突破160万;利用旗下各单位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矩阵同步开展主题营销策划推广、书单推荐等,“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公众号拥有约100万稳定粉丝群体。 江西新华为加快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一是研发上线“江西新华在线”平台,于2023年8月投入试运营,到年底已服务37家市县分公司,覆盖1258所学校和39万用户;二是在新悦网、天猫、京东等线上渠道开展百余场促销活动,实现发行码洋6160万元,较2022年增长7.3%。 山东新华旗下“新华助学”平台2023年完成订单1200.87万笔,订单金额20.95亿元;“新华悦购”平台实现订单91.14万笔,销售金额1.75亿元;爱书客累计发展会员1507.63万,其中2023年发展会员180.68万,会员销售码洋占比43.89%。同时,线上分销业务初见成效,新媒体平台实现破冰,2023年通过总部电商仓实现销售额6900万元,码洋1.48亿元,码洋同比增长387%。 湖北新华以精细化产品运营作为电商业务突破的重要引擎,电商业务实现销售码洋近6亿元,同比增长60%;充分利用企业微信社群、视频号、微商城等“微生态”,为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家长提供线上全流程服务,实现传统征订发行模式向数字化营销服务模式的转变。2023年全省连锁门店会员、粉丝纳新突破100万人,“微生态”实现销售码洋近5000万元。 湖南新华主营业务平台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取得实质成效,提质推广阅达教育、微信征订双平台,全年线上征订率超60%;自营线上平台阅达云商城全年销售码洋同比增长31.19%,“阅达馆藏”“阅达高校”建成上线,阅达全系平台扩展至6个,加快覆盖公司现有业务板块;“政企采购官方商城”建设应用推进有力,电子卖场销售同比增长14%。 广东新华2023年力争通过新媒体渠道实现线上销售弯道超车。建立新媒体领域完整产业链,设立“新华严选”直播基地,全年销售实洋达1888万元,最高单场直播销售实洋达164万元,在抖音平台成功打造“新华严选”品牌;设立新华严选供应链公司,布局电商中盘,建立多样化分销渠道;设立新华翰墨公司,推动图书供应链优化升级;实现“通读在线”功能升级,已上线门店154家,全年实现营收1470万元;优化网上书店中各店铺的产品结构,开拓期刊、动漫产品线。 广西新华在推进“中国—东盟文化电商平台”建设的同时积极拓展线上销售,“广西新华书店集团网上商城”和“政采云”线上采购信息平台2023年合计上架商品42.87万个,销售总额1490.1万元。 四川新华持续优化“全网连锁发行”模式,深化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电商经营,深入推进短视频、直播业务;同时,优化供应链管理能力,优化商品销售预测及智能补货模型,加强图书电商智能配送管理,对订单流转、物流配送进行全流程监测、标准化管理,供应链协同效率、服务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宁夏新华积极探索图书推荐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思路,打造“我是荐书官”系列阅读服务活动,视频号平台播放量达4.3万余次,“新华e选购”小程序入驻新华百货“多点APP”,新增便民阅读新通道,图书、文创产品直播点赞数达百万次。 新疆新华全面加强宣传工作,建立了127人的覆盖县级分公司的宣传工作联络员体系,紧紧围绕提升企业形象、促进图书发行的目标任务,坚持内部与外部、线上与线下同步推进,全系统宣传工作意识和水平显著提高;全系统积极开通运营线上新媒体账号67个,发布信息1270条,在国家、省、地市级及行业媒体宣传报道519次。 深圳新华积极探索、开发及拓展线上服务渠道,线上销售平台有“深圳书城APP”“深圳书城+”小程序、深圳书城官网以及“深圳书城童书堡”有赞小程序等,2023年线上销售平台整体销售额达4062.8万元。 大连新华持续推动多元化、多平台、多业态的网上发行业务:完善书店业务系统,维护、优化书店进销存及PDA系统、教材发行系统、自助售书机系统、少儿馆存书柜系统功能;自主研发“智慧共享书吧”,已运行60余台;加大视频号、抖音号直播售书频率,全年累计直播150余场,全店共建70余个读者微信群和QQ群,覆盖数万名读者;入驻第三方平台线,发起开团活动135次。 武汉新华启动线上销售拓展暨新媒体电商运营项目,通过微信视频号线上同步直播引流吸粉,并开通视频号小商店,进一步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全年共开展线上直播97场,观看人数达9.02万人次,全年网络销售码洋102.8万元。 广州新华持续升级线上团购和云店零售小程序平台功能,推动现有销售型平台向服务型平台转变。自主开发的小程序平台实现多门店零售和单位团购功能搭建,并在主营图书以外不断优化服饰、母婴、文具等全品类服务和产品供应链,逐步完善线上线下互动营销功能。同时,加快短视频直播营销布局,抖音双号粉丝增长十余万人。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全年销售码洋突破300万元。 西安新华旗下西安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官方商城(小程序)线上平台图书品种累计九万余种,2023年累计订单18624单,销售码洋438万元,较2022年同比增长22%。 银川新华积极推进线上书城和线下门店双融双促,2023年更新图书15109种,打通会员渠道,销售电子储值卡136.37万元,以重点宣传、精品文创、主题推荐、畅销推荐四大图书板块,与线下门店联合推广;线上书城访问量上万人次,注册用户3860人,实现线上发行从无到有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