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何庆惠:广东新华渠道建设实践 - 首届新华书店品牌强企研讨会专题

10月14日,由中国新华书店协会、新华书店总店有限公司主办,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万维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承办,《新华书目报》协办的首届新华书店品牌强企研讨会在四川成都天府书展期间举办。

研讨会上,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理何庆惠以《广东新华渠道建设实践》为题作主旨发言。




1.jpeg

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何庆惠

广东新华渠道建设实践


近年来,广东新华始终致力于打造成就美好生活的综合文化服务集团,以擦亮品牌、挺拔主业、多元融合为出发点,以“分层次布局,广范围覆盖、轻资产扩张、兼顾网络发行要求”为原则,积极创新管理模式,深耕线下,拓展线上,牢固树立主阵地意识,做到读者在哪里、阵地就建到哪里;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逐步构建多层次、多样态的全场景渠道体系。如果现在不讨论书店未来,若干年后只能讨论书店历史。


一、深耕线下渠道建设

通过全面实施“新华书店基础设施及基础服务提升工程”,以“1+N”品牌发展战略,升级改造新华书店中心门店、建设复合多元经营的新型品牌书店。在“书店+”的基础上不断做加法的同时,也适当做减法,形成了广东新华自有特色的新型融合文化空间。截止目前,广东新华旗下实体网点共有 367 家。

(一)完善实体网点布局

1.传统门店改造升级

积极构筑各地文化活动中心,对中心门店进行改造升级、补网扩网。升级门店重在定位、布局,通过功能、业态、模式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将图书主业做精做细,集合图书与文化活动、体验互动等新业态,努力打造具有思想深度的城市公共文化活动空间和交流平台。2013年以来,广东新华共新建、改造网点156家,面积15.2万㎡,至2019年,已基本完成全省中心店的第一轮门店建设升级。

2.实施多品牌战略

倡导品质生活,打造品牌书店新形象。从2015年开始,广东新华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实施多品牌策略,陆续推出“四阅”“书笙”“渡”“吾悦”“泊”“楠枫”“猩球会”等多个品牌,形成以“广东新华”为主品牌,“四阅”“泊”等为辅品牌的“1+N”品牌体系。目前已经建成品牌书店32家(四阅14家,书笙馆2家,渡书店6家、吾悦·文化空间2家,泊书店6家,楠枫书院1家、猩球会1家)。四阅,是广东新华打造的第一个新华子品牌,有着“人间最美四月天”与“阅读”的双重含义,以“人文、品质、生活”为定位;书笙,“书生”谐音,定位为“文化+旅游+阅读”的精品书店;,即“文化摆渡者”,定位为“年轻、时尚,书店+多元品质书店”;吾悦,定位为新时代青年思想和文化交流空间;楠枫,“南风”谐音,定位岭南特色品质书店;,品牌衍生于文化摆渡者的企业使命,定位为国潮文创店、复合多元经营品牌店。2022年“泊”落户广州地标越秀公园,今年3月,泊(越秀公园店)进一步升级,花城文学院落户到此店,经营面积2000㎡,打造了集文学阅读、文艺鉴赏、文创交流、文化研学等为一体的活动交流平台。猩球会,定位为特色精品少儿书店。2023年4月,旗下首家少儿书城落户东莞。

3.打造特色终端

通过教材代发点改造、打造复合式(乡镇)基层文化教育阵地、与学校、社区合作等途径打造各类特色终端。截止目前,共建成特色终端221家,其中乡镇网点105家、社区书店16家、校园书店100家,为特定群体提供了阅读和文化服务便利,推进新华书店品牌丰富化、业务多元化、服务便民化发展。

(二)实施门店“双基提升”计划

2020年,为进一步发挥门店基础设施功效,提升基本服务软实力,广东新华制定并实施了《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书店基础设施及基本服务提升计划(2020-2021)》,以门店改造、品牌建设、二级连锁和门店销售力提升四大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和完善新华书店实体网点布局和服务。两年间,完成中心门店和品牌书店改造及新建27家,总面积3.46万平方米,推动实体渠道再升级。

(三)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023年3月,中宣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通知》,鼓励实体书店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一直以来,广东新华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积极参与公共文化建设项目,以“书店+”“文化+”思路整合多方资源形成文化空间建设拳头产品,成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1.农家书屋建设

从2006年起,集团承担了全省1.8万多家农家书屋建设,占农家书屋建设总数的88%。2019-2021年,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工作资金分别争取到3054万元、1495万元、1509万元,三年完成出版物补充更新233万册。

2.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

广东新华是全国同行业中最先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到2022年底,广东新华以“实践中心+书店”“实践所+文化礼堂”“实践站+党群驿站”等融合模式,已累计在全省90多个市县建成68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其中博罗观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是中宣部十大试点之一。

3.党员阅览室

打造党员教育阵地的“广东新华样板”,目前广东新华已累计在全省打造了476个党员阅览室、党群服务中心、党建书吧、党建长廊等“党员学习教育阵地”;打造了一批高水平、高质量、可复制推广的文化宣传阵地,为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了设计规划、产品供给、建设实施、运营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现已累计建成职工书屋、城市书房等各类阅读文化空间300多家。

4.“书店+”融合模式

近些年,广东新华积极探索多元融合建设模式,“书店+图书馆”“书店+粤书吧”“书店+工会爱心驿站”“书店+青年之家”“书店+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其中,以“政企共建”模式建设的台山大江镇、汶村镇“新华文化驿站+图书馆自助分馆”新型综合体,获评省文旅厅“2021年度广东省公共服务优秀案例”。


二、拓展线上阵地

2015年开始,广东新华开始推动传统业务“电子化、网络化”工作,针对包括门店销售、教辅征订、大中专教材销售、图书馆配、机关单位团购等在内的各业务板块,分别研发了微信书城和各专业网站。

(一)自建线上平台

2018年,为贯彻中宣部《关于加强新华书店网络发行能力建设的通知》“把新华书店建设成为网络发行的主渠道、主阵地”的要求,广东新华结合自身特色,赋能传统业务,推动线上线下融合,自建“广东新华通读在线”平台,组织所有子(分)公司建立线上销售渠道,支持门店零售和单位团购。目前,“通读在线”已上线149家门店,但平台的推广需要时间,要继续在提高覆盖面、提升销售业绩方面下功夫。

(二)布局新媒体运营

随着渠道的发展,传统电商平台进入瓶颈期,而短视频的兴起催生兴趣电商时代的到来。近两年,广东新华聚焦新媒体渠道变革,通过做好顶层设计与路径规划,实施“分步走”,在新媒体业务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灵活的投资方式,以延伸文化产业链、打通融合发展新渠道的方式,推动新媒体业务的发展。

1.投资成立新荷传媒,入局新媒体赛道

2022年5月,广东新华通过参股方式投资设立广东新荷传媒有限公司,以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实现协同,破解发展困境;2023年初,成立“新华严选”直播基地,以创新模式补充新媒体矩阵,开启了当下以“短视频+直播”为主流的新媒体营销方式。

2.成立供应链公司,布局电商中盘

线上渠道尤其是短视频渠道依赖低折扣形成价格优势,在短视频电商的运营逻辑中,出版发行方在平台面前议价能力弱,在全行业形成抵制破价同盟之前,只能通过压缩成本来提高利润率。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就要打造有头部作者的品牌畅销书。为此,2023年3月,广东新华设立了广东新华严选供应链公司,专注拓展少儿图书电商中盘业务,以解决零售端利润率低的问题。

3.成立新华翰墨,优化升级供应链

为了推动图书供应链优化升级,在出版端降低成本和提高话语权,2023年8月,广东新华投资成立广东新华翰墨图书有限公司,通过整合优质出版资源,策划独家爆品,为广东新华在新媒体领域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完整的产业链。


首页
简介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