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之声

书香润芳华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在镇里的重点中学读书期间,我和同学们经常到学校附近的新华书店闲逛。在同学们的引荐下,我开始借阅金庸、梁羽生、古龙等作家的武侠小说。他们的小说情节都十分曲折巧妙,悬念层出不穷,伏线引出千里,环环相扣、此呼彼应。这些小说中精彩绝伦的武打场面,饮马江湖的爱恨情仇,百转千回的故事情节,一下子锁住了我的目光。那些年,这些武侠小说大多被搬上了影屏,更让我沉醉其中如痴如梦……

到郑州求学以后,我的阅读口味慢慢发生了变化,开始喜欢看杂志,如《辽宁青年》《电影画报》《读者》等。我最喜欢看的杂志是《读者》,那时这个杂志是月刊,内容精致、丰富。后来 《读者》推出了乡村版,杂志的配图、文章与其它杂志与众不同,充满了泥土的芬芳和浓郁的乡村气息。《读者》乡村版内容大多是风土人情、亲朋邻里的乡村小故事,很对我的口味。每次拿到《读者》乡村版,我总是从头到尾一口气读完,连犄角旮旯里的内容都不放过。每次读完,我都觉得好比是饱餐了一回精神上的饕餮盛 宴,那乡野的泥土味道、丝丝的乡愁让我回味无穷。可惜的是这种杂志只办了大概四五年,不知什么原因停刊了,我也带着一种莫名的惆怅与之渐行渐远……

参加工作以后,我所在的单位恰好与新华书店正对门,因工作需要、个人爱好等诸多因素,促使我经常去新华书店借阅、购买图书。在这里,我品读了当代著名作家路遥先生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书中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的曲折动人故事、情感经历以及其他人物身上的悲欢离合、苦辣酸甜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 农村生活画卷,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最令我倍受鼓舞的是主人公身上不俱艰辛、不畏艰难、笃定勇毅面对生活的勇气以及热爱生活、帮扶亲友的朴素农民情怀,赋予了我工作上、生活中蓬勃向上的力量,让我至今难以释怀。

再后来因工作岗位调整,我开始从事公文写作,就是日常所说的“写材料”。其实写公文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排兵布阵、“纸上谈兵”。每个写材料的人好比一个将军,都掌握着字、词、句这些千军万马。领导指挥着层次、段落,部署这些“军、师、旅、团”。文章的布局,字词的运用,就像海陆空兵种相互配合、联合作战,各个兵种各就各位、按部就班,有条不紊,这样的文章才能上下贯通、整体协调。别看我现在说得绘声绘色,刚学习写公文那时,整天抓耳挠腮,真是胸中一团火,心里一团糟,笔下一团麻。

那时我反复在想怎么办?最终下定决心,静下心来系统学习公文写作的理论、常识。于是我精读了一系列指导公文写作的书籍,掌握了公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在同事们言传身教、悉心指导下,通过不断学习和反复练笔,我的公文写作逐渐由“望而生畏” 变成了“轻车熟路”。这几年,工作之余我也搞点文学创作,几年下来我的作品曾多次在《学习强国》《河南小小说》《新华书目报》等媒体上刊登,大大小小也获得过几次奖,这些更加激发了我学习、阅读的热情,更加坚定了我精读、品读、泛读图书的志向。

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很不幸运,这些我至今都没有遇到。但是通过阅读我看到了比这些更加珍贵的东西,看到了五彩斑斓的美丽世界,体会到了现实生活里无法体会的喜悦,找到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新路径,引领我走向美好的明天。


作者:周虎军 河南省巩义市新华书店


图片

新华书店协会

新华书店协会


首页
简介
协会动态
会员之声
联系